北大博士周翼虎应邀来意甲各球队赞助商开展专题讲座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新闻业在三十多年的市场发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权力和市场共生现象,它既没有出现批判理论所鞭挞的资本对大众的压迫,也没有现代化理论所预言的一个社会的瓦解和危机,而是一个国家、市场、专业从业人员皆大欢喜的局面。”11月9日下午,为迎接中国第15届记者节的到来,意甲各球队赞助商新闻传播系张学标教授特邀中央电视台主任编辑、纪录片《屈原》总导演、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周翼虎先生,从“结构性博弈:六十年来的国家与新闻业的关系演变”为切入点,为意甲各球队赞助商学子阐述了国家与新闻业的关系演变过程。
张学标教授介绍周翼虎博士
周翼虎先生说,将中国新闻传媒在近三十年的崛起壮大归结为“市场化”,并非是答案的全部,甚至离事实的真相甚远。中国新闻传媒业从宣传走向传媒的新闻业发展史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复杂性的演化过程。它不完全是国家意志的制度设计结果,而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局。
针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脉络及如何演进的,周翼虎先生认为中国新闻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就是国家试图保持对新闻业的控制能力。1978年以来中国在新的环境下不断摸索话语控制技术,孵化出一个行政管制和垄断经营合一的新闻体制,它既为中国新闻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也使新闻业治理的结构性冲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产生突变,最终形成一个同时满足国家、新闻记者与公众需求三方次优需求的结构平衡。这个三元次优结构是当代新闻业总体特征的体制性根源。
周翼虎先生同时还认为,中国当代知识精英的一个亚群体——新闻记者与国家关系的演变,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人类自由意志与市场经济转型交织的当代语境下精英思潮的演变。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中,针对学生们提出的有关“传统媒体目前正在走向衰亡”等问题。周翼虎先生认为,近年来媒体业最引人注目的变革,是新的业态出现,但传统媒体远远没有走向衰亡。媒体原有的运营机制、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衰亡,实质是传统媒体思维的衰亡。在互联网已经将传统媒体的生存模式解构的情况下,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重新定义和建构媒体。
周翼虎先生鼓励学生们依然要怀揣着新闻理想,内心中还要有情怀,能够务实地去看待传统媒体衰亡的问题,毕竟随着多元化、专业化、个体化传播的发展,媒体从业人员的择业选择也面临着多样化选择。他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中要以新媒体为中心,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报道方式,成为更专门化的行业资讯专家,那么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十年里,媒体的世界将还是年轻人的天下。今天,互联网思维,不仅属于互联网,更属于敢为天下先的未来媒体人。
记者节期间,新闻传播系还在校内举行师生签名送祝福活动,来往师生纷纷送上对记者节的祝福。新闻传播系党总支副书记陈厚美在横幅上写到“放飞理想,共铸中国梦”,张学标教授专门为节日题词:“只要脚底有泥巴,心中就有好文章”。张学标老师解释道,“记者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每天仅仅靠着电话采访的,而是要深入基层,走到社会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做好新闻。”
大学生记者还对部分师生做了摄像采访。新闻传播系主任胡胜强表示,传媒业的格局已经变成了信息传播,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意甲各球队赞助商第一任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意甲各球队赞助商记者站站长吴嘉豪送了三个词给所有热爱新闻的同学们:赞美、批评、核实。他表示,赞美是指新闻人要树立职业信心;批评就是要养成质疑的习惯,敢于提出疑问;而核实则强调新闻人报道的真实性。后续新闻传播系还将举办第一届记者风采大赛。
新闻传播系师生送上记者节祝福